第七章 且试天下(7)
应玉羊景玗
食动天下
她所做的,的确也就是寻常食物——不过是由她改进做法的酒酿芋圆糖水罢了。
玉羊在前两日中频繁地上街游逛,除了购买食材以外,最重要的目的是了解这个世界目前所处时代的饮食习惯。从休留口中,她得知在这昆吾国里,“糖”还是需要从外邦进贡的稀罕物事,在街上虽然有见过酒店外叫卖甜食点心,但基本都是用蜂蜜、羊奶、果脯制成的蒸糕等干制点心,而广粤传统的糖水式甜品,尚未在这一时代出现。
确定了时代所处的口味背景之后,玉羊心里便有了些底子。酒酿糯米圆子并不难做,但从老太太那衣食无缺却目赤消瘦、疲乏易困的模样,玉羊判断她应是有糖尿病或者“三高”之类的常见老年病。对于这样的食客来说,糯米圆子虽然同样口味绵软,但吃多了却会加剧积食口渴等症状,于病体不利。于是玉羊临时决定,用益胃消肿的芋头代替糯米,作为糖水圆子的主料。
确定了主料以后,配料也是花了些心思——毕竟景府里的糖动不得,如何获取甜味便成了最大的问题之一;除此以外,在长留城中玉羊也没能找到马铃薯、玉米、木薯等常用来制作生粉的原材料,不得已只能自磨绿豆,来制作芋圆必须的绿豆生粉。
确定了主料辅料,接下来就是如何搭配制作口感丰富而不互相冲突的甜味:先是将少量糯米加入酒母发酵作酒酿备用;随后将芋头清洗去皮蒸熟后压成芋泥,加入手磨的绿豆生粉上劲,兑入甘棠梨汁代替清水,以保证揉出的芋圆本身自带一股水果般的甘香甜味;再将甘草山楂煮水滤渣代替糖水,下锅加芋圆煮熟,出锅前依次放入酒酿、槐花蜜、蛋清、枸杞跟红豆增加色味口感,最后喷上桂花酒压下蛋清的腥气,一碗口感丰富、甜而不腻的应氏酒酿芋圆糖水便大功告成了。
“你是说,这碗点心不只是口味独特,对老身的身体也有好处?”听完玉羊简单介绍了食材中益胃消食、通气和血的食疗功效后,老太太的眼睛亮了亮,“你这丫头,倒是有心了,话说这碗点心……可有甚名字典故?”
“名字的话……倒有两个。”玉羊眼珠一转,灵光乍现道,“一个是我取的,叫做‘珠玉满园’,一个是我爹取的,叫做‘知足常乐’。”
“这‘珠玉满园’倒是好解,也吉利,不错。”老太太点点头,摩挲着双手却又发问,“只是不知这‘知足常乐’由何而来?”
“‘知足常乐’是因为这碗点心中所用到的几味基本材料虽然都有甜味,但倘若食用过多,却会转甜为异味。”玉羊斟酌着用词,侃侃而谈道,“芋圆虽甜,但吃多了就会由甜转淡;蜂蜜虽甜,但吃多了就会由甜转涩;桂花酒虽甜,但喝多了也会由甜转辛……我爹说,这碗点心便如同人生一样,恰到好处时,便是人间至味,但倘若不知饱足,一味饕餮,那再甜的好东西,也会变成其他苦涩生厌的味道了……这便是‘知足常乐’的由来。”
“丫头,你那爹爹叫什么?”老太太握起龙头杖坐直身子,语带肃然,“能说出这种话的,绝不是普通厨子……你那爹爹,到底是何人物?”
“呃……我不记得了……”玉羊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兴奋过度,有些说漏了嘴。刚才那段话本是父亲过去劝诫她少吃甜食时随口说过的,这会儿被玉羊生生安插在自己改良的芋圆糖水上,却不竟让老太太对其中深意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景玗闻言皱了皱眉,连忙凑近老太太耳边,低语道:
“奶奶,孙儿在英山救下这姑娘之时,便发觉她脑后有伤,很多事情都记不得了。前几日孙儿又派人去山里巡查过几回,在英山上游的石脆山里,又发现了几具行人遗体……这姑娘的身世孙儿会继续追查,但那山里的流匪,孙儿也想赶在‘天下会’前一并拔除了。”
“既如此,就交由你去办吧。”老太太闻言点了点头,不再追究,“那丫头,你是叫玉羊对吧?”
“回老太太,是的。”玉羊行礼回复,不知是因为刚才的长篇对答太过紧张,还是昨晚通宵赶制景府上下众人所需的大量圆子之故,玉羊忽然感到眼前有些晕眩,脚下也有些不由自主地虚浮起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