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摆钟
大明:瞎眼五年,朱元璋想登月?
众志成城
“这里面一定有一个其他的‘力’不是我们熟知的!”
听着陈启光有些意义不明的话,朱标随口说道:“不过是惯性而已!”
陈启光突然不顾君臣之间的身份差距,一把拉住了朱标的手,有些激动的说道:“对,就是惯性,我们也可以称它为惯力!”
朱标被陈启光的突然激动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反倒是一旁的毛骧已经直接抽刀了。
毕竟在场之人,无论是哪个掉了根毛,他都要吃上一壶的。
反倒是朱元璋挥手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反而是柔声说道:“那有这惯力,又能如何呢?”
陈启光几乎是用抢的从朱元璋手里拿过了那枚坠着石子的线坠,用力的拨弄一下,然后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而后整个国子监中就陷入了沉默,老朱一家也还都是有耐心的,一直等了差不多一刻钟的时间,陈启光才突然大叫一声道:“我想到了,我想到了!”
“想到什么了?”
陈启光激动,朱元璋比他更激动,如果说周远给出的力学三定律在朱元璋眼中是一本根本看都看不懂的天书的话,那这陈启光就是这本天书的使用说明。
终究是仙人的知识,朱元璋也很期待陈启光能从仙人这学得什么,来反馈大明。
“惯力的大小,完全不根据速度决定,而是根据物体的质量决定!”
“也就是说,当物体的质量一定的话,惯力的速度是匀速的!”
朱棣不解的问道:“那又能有什么用呢?”
这时候的陈启光又好像重新恢复了理智,恭敬的解释道:“回殿下,在摆绳一样长的前提下,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完全相同的,这与物体本身的重量,以及左右摆动的幅度是没有关系的,也就是说同一个物体不管你施加的推力是大还是小,物体摆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
朱标这时候有些听出来了,不太确信的说道:“听起来原理似乎和刻漏的原理一般无二!”
刻漏,便是古代最长见的一种计时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划着刻度的竹签泡在水中,不断有水滴落下,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竹签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
陈启光激动的说道:“是的,但是刻漏计时误差极大,且时间精度过长!”
“而若是用这线坠为原理,或许可以设计出一个更加精妙且准确的计时工具!”
朱元璋听的眼睛都要亮起来了,半辈子都在打仗的他,最先意识到,一个精度更准,且时间精度越细致的计时工具,对于军事上有何种助力。
“好,好,好!”
朱元璋拍掌大笑,连叫了三声好,随后目光炯炯的盯上陈启光,开口说道:“这些东西,你是如何想到的?”
陈启光微微愣了一下,随后说道:“就是……就是这么想到了!”
朱元璋也没计较,又是哈哈大笑几声,随后说道:“明日你便去工部,叫他们尽快按照你所说的方法,将这线坠,还有那新的计时工具给我造出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