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这还是朱元璋么

    朱元璋有这个视角,当然是因为周远的影响,当他知道,一个王朝的兴灭,完全是因为土地承载极限和气候变换周期后,他突然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究竟有多愚蠢。

    而现在,朱元璋要做的,就是骂醒这群和他同样受困在千百年来儒家文化所影响的群臣们。

    朱元璋举出的这几个例子,群臣以及汪广洋先是不解,可随后细想之后,却又纷纷皱眉,突然发现,曾经认知中的昏君,现在想来好像又不是那么一回事。

    当即朱元璋则又是冷哼一声,喝问道:“那朕便还是那个问题,这国亡与否,真就是那亡国之君一人的问题么?”

    这一回,朱元璋不再等别人开口,自己就先言道:“吾儿朱标,自幼请大儒教导,那时候我还不是皇帝,敢问这历朝历代,又有那个皇帝敢说,对继位的皇子不严加教导?”

    “那我且问你们,选皇子时,要从优中选优,为何他们成了皇帝,又成了你们口中一无是处,一人造成王朝破败的昏君,那难道是真就这么巧,每一代亡国之君,都是一群只会演戏的庸才?”

    “这……”朱元璋的反问,顿时让群臣语塞。

    “回圣上,臣觉得正是所有末代君主,都是朽木不可雕,任何大儒都教不好的那种,这才导致亡国!”

    倒是汪广洋机智的打了一个反逻辑,随后又言道:“《左传》曾言道: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圣上,或许这些亡国之君,在太子时,或念记着圣人之言训诫,但却根本改不了其本性,待得当上皇帝后,便会暴露其本性的狼子野心!”

    “也正是有这样的天子,才会引起天怒人怨,百姓纷纷揭竿而起。”

    汪广洋说完,其余大臣们纷纷点头,显然是十分认可他所说的内容。

    可是下一秒,朱元璋又是轻飘飘的说了一句道:“真若如此,那我刚刚所举例的那几个亡国之君,也是如此?”

    瞬间,群臣又一次沉默了下去,是啊,怎么辩啊,杨广尚且还勉强能称为残暴,那刘禅呢?宋康王呢?

    汪广洋刚才的回答,正是如今时代局限性下,人们普遍认可的观点,也是他们想要说的。

    然而这个观点,不但没有得到朱元璋的认可,反而被被驳的体无完肤。

    让眼前这些平日里自诩为学富五车的大儒,尤其是文官们,此时更是有一种触不及防的感觉。

    本来想要上前附议,现在不得不知趣的收回了自己的脚步。

    这还真是奇了怪了,朱元璋啥时候突然就精通史学了?

    往日里不说是不学无术,但肯定不会和他们在这里咬文嚼字的讲学问,今天这是什么情况?

    三言两语竟然能把一众大儒给辩的哑口无言,这还是他们认识的那个朱元璋么。

    所有人都在心中暗自诧异,汪广洋自然也是,额头冒着冷汗说道:“或许是天意如此,王朝气数将近,他们便如魔主降世,祸乱朝纲!”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