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大明穷到什么地步
大明:瞎眼五年,朱元璋想登月?
众志成城
更别说,大明末期的小冰河时期,那真是全国到处是灾,根本赈不过来。
基本上连朝廷的正常行政运转都成了问题,户部当时有一封奏折是这般写的:“今日见钱,户部无有,工部无有,太仆寺无有,各处直省地方无有。自有辽事以来,户部一议挪借,而挪借尽矣,一议加派,而加派尽矣,一议搜括,而搜括尽矣。”
“至于法已尽,路已寻,再无银两,则是户部无可奈何,千辛万苦,臣等只得相率恳请皇上将内帑多年蓄积银两,即日发出亿万,存贮太仓。”
内帑,大概便相当于皇帝的私人小金库,这封奏折的意思就是户部诉苦,希望你皇帝高风亮节,看在咱们这么多官员连俸禄都没得发的情况下,给点私房钱铺贴一下的意思。
而且一开口,还就是‘即日发出亿万’。
很难说,一日三餐都要吃馒头咸菜,却依然吃不饱的崇祯看到这封奏折该是个什么样的心情。
而且,崇祯自己也是个傻的,根本就不懂用人之道,被一群东林党忽悠的把唯一能帮他搞钱的魏忠贤一砍了之,然后省吃俭用凑出来点军饷和经费,又全给了袁崇焕这个坑货。
后世有很多人在给袁崇焕平凡,可实际上若是站在崇祯的角度上来看,只会觉得自己杀袁崇焕杀的有些太晚了。
当时可是你袁崇焕说自己能够五年平辽,崇祯喜出望外的直接釜底抽薪,将大明最后的家底都给了他,要钱给钱,要粮给粮,二品官职的袁崇焕杀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一品的毛文龙,崇祯依旧没有追究。
甚至于,袁崇焕把好不容易省下来的粮食卖给自己的敌人崇祯都能忍了,继续相信你,觉得这可能是袁崇焕五年平辽计划的一个不分。
结果呢,五年过去了,一点战果没有,反而是建奴直接兵临城下。
建奴都围城了,袁崇焕才慢悠悠的赶到,说是建奴是从别处绕着偷溜进来的,成千上万的建奴,大队大队的骑兵,从别处溜进来的?
若是到此为止,崇祯都还能安慰自己,袁崇焕顶多也就是能力不行,但还是忠君爱国的。
结果袁崇焕解围京师时,竟然还想让军队进城?
这已经不是崇祯是不是多疑的事情了,这要是换成赵构,只怕早在你袁崇焕私自卖军粮的时候就已经连下一百八十道‘莫须有’的赐死御诏了。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为何崇祯如此信任袁崇焕?
那不还是因为当时的朝廷也压根没有更多的选择可供他挑选了?
只是朱元璋又不知道这些,所以听见周远的结论后,第一反应就是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造反?这天下间,怎么会有皇帝造自己反的事情?”
朱元璋的疑问周远早就猜到了,所以他不紧不慢的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明末年完全不是一个明君就能解决的问题,积弊太深,若是想要通过改革,势必要触怒到大多数人的利益,反倒是不如直接另起炉灶,一切推到重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