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朱元璋的局限
大明:瞎眼五年,朱元璋想登月?
众志成城
而这盐也不是凭空变来的,盐场制盐的盐户们无法耕种,而朝廷却也无多余钱粮供养。
这些盐户自然也需要活着,因此朝廷不得不同意,交完一定的官盐之后,允许他们自己制作售卖一部分私盐充当薪酬,同样无需缴税。
想也知道,比起必须上缴的官盐,盐户们肯定对于关系自己自己一家老小能否活下去的私盐更加重视。
也正是因此,大明中期时便出现了大量质量更好,价格却更便宜的私盐挤兑市场。
这也导致那时的大明盐务已经彻底崩溃,盐商们见无利可图,自然也不会再帮朝廷筹集军粮。
这样一来,朝廷既少了一大笔本应属于自己的盐税收入,却又不得不转头开始负责其边疆的军粮。
细数历朝历代,盐税绝对是国库最为重要的来源之一,那个朝代也不可能像是大明末年一样,全国的盐税收入竟然只有两百多万两,若要做个对比,宋朝最巅峰时,一年的税收足有一亿六千多万贯,一贯便是一两白银。
而这一亿六千万贯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由盐税提供的!
等到周远将这个道理详细的说给了朱元璋听后,朱元璋都已经有些坐不住了。
就在刚刚,因为打算征伐辽东,他就签下了好几张盐引换取边军开拔所需要的粮草。
可现在看来,他签的那是什么盐引啊,他签的明明是他大明亡国的诏书!
只不过好在现在一切还有挽回的余地,只需要朱元璋立刻停止开中之法,重新让朝廷来负责盐务。
但同时,老朱又觉得一阵头大,因为开中之法本就是因为边军粮饷消耗过多,所以才不得已之下的办法,可现在若废除了开中之法,这边军的粮饷又该怎么办?
所以,朱元璋不得不继续对着周远问道:“那若是废除了开中之法,周老师你觉得这缺粮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周远闻言微微一笑,说道:“一个国家,一年的收成只与气候相关,为何开中法不会缺粮,废除了开中法就会缺粮呢?”
朱元璋愣住了,他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对啊,天下粮食的产量是恒定的,无论是商人负责边军的军粮,还是朝廷负责,需要的总数是不变的。
那为何当他开中之时,商人可以轻松承担相同数量的军粮,而朝廷却觉得损耗颇多呢?
这时,反倒是袁杰突然开口说道:“可能商人除了经商以外,他们本身也是最大的地主,地主的本就有存粮的习惯,一般来说这部分存粮是从不在市场上流通的,只等遇上什么大灾年,粮食价格飞涨的时候,才会一股脑的拿出来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