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古代农业与现代农神们7

    【而后,袁爷爷的小组前往海南继续寻找新的野生雄性不育植株,经过了他们四个人的努力,最终找到了一株,被命名为‘野败’!】

    【杂交水稻的材料基本上就找全了,接下来就是做实验提高产量。】

    【1974年,他育成了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亩产达到了惊人的628公斤!】

    【2000年的超级水稻,达到了亩产700公斤。】

    【袁爷爷觉得还不够,于是继续研究,2011、2012年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攻关百亩示范分别达亩产926.6公斤、917.7公斤。】

    【2013年,第四期超级稻百亩示范片“Y两优900”中稻在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村实现百亩平均亩产达988.1公斤的壮举。】

    听着这一个个的数据,万界中的百姓们精神恍惚,总觉得一点都不真实。

    一个年轻人对着自家媳妇儿:“娘子,要不你掐我一下?”

    他的娘子没好气的狠狠给了他一下:“嗷~,真的!这是真的!亩产2000斤啊,换算到我们这,那就是,那就是,20石!!!老天爷!”

    其他人也都飞快的换算出了自己的朝代的石数,不管是哪个朝代,都被这巨大的产量震惊了!

    【别忘了咱们现在可是双季稻互相配合!2016年,双季稻种植亩产达到了1537.78公斤,2018年,更是在海南三亚种出了亩产1065.3公斤的好成绩!】

    【袁爷爷更是想着在盐碱地或者海水中种稻子,称之为海水稻,我们的产量没有这么高是因为这种水稻都是实验品,为了救灾而存在的,我们自己吃的水稻,就没有必要要求这么苛刻了!】

    【2021年,已经91岁高龄的袁爷爷在长沙与世长辞,但他给我们留下的,却是可以享用一辈子的财富,让中国人可以把粮食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唐欣欣眼眶微红,袁爷爷的去世是中国最大的损失之一,他也是值得我们所有人记住的伟人。

    唐欣欣找到了网络上一些现代收割稻子的视频,开始播放,自己则是跑到了一边,拿起纸巾狠狠的擦擦眼泪。

    “果然是农神!果然是国士!来人,诏令,将这位袁隆平先生供奉在祖庙,永享香火!”

    嬴政才不在乎什么前人后人的,这人,确实值得他敬佩。

    汉武帝刘彻则是大笑出声:“哈哈,果然是农神啊,既然如此,设庙祭祀!”

    随后刘彻严肃的整了整自己的衣服,对着天幕上那张黑白色的照片拱手。

    “送袁老!袁老千古!”

    大臣们也都心悦诚服,这样的人,的确值得他们为他送行!

    李世民又开始掉眼泪,虽然袁隆平院士活了91岁,但是如果有可能,这样的人就应该活的更久!

    “将来在凌烟阁和昭陵,都为这位袁先生留个位置。”

    就连魏征都没有提出反对,粮食确实是最重要的!

    朱元璋则是大手一挥!

    “来人!立庙!”

    随后朱元璋很是惋惜:“这种人怎么不出现在大明呢?要是在大明,朕活着都能给他供起来!”

    天幕上,一望无际的稻田中,一辆辆钢铁巨兽咆哮着经过田地,地上的稻子就被全部收割完毕了,另一边与收割机同行的卡车的车斗中,则是装满了金黄的谷粒。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